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成熔兴 通讯员 吴滕钰 肖熠 宋成琼扬帆优配
王金初是位“老典型”。作为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,她用53年时间带领该村从贫困村、落后村蝶变成富裕村、文明村。因为工作起来“不要命”,群众称她“王拼命”。
8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她时,她的状态却让人意外:1个月前摔伤致胸椎骨折,术后仅7天就重返岗位,酷暑中绑着厚厚的支具奔忙;老伴吴建生脑梗昏迷两个月,她只能抽空探望,未曾守在身边照料。
“您都69岁了,为什么还这么拼命?”记者不解。
“老百姓信任我,我就要把工作干好。”她的回答朴实而简单。
三伏天绑着“防弹衣”坚守岗位
8月9日,近40℃的高温炙烤着大别山。王金初身着类似“防弹衣”的胸椎固定支具出现在记者面前。这套支具用两块近2厘米厚的热塑板紧紧夹住她的前胸后背,材质看着就极不透气。尽管汗水早已浸透衣衫,她却像没事人一样轻快解释:“我工作忙,走路快,绑着这个不容易伤到骨头。”
这伤是7月初落下的。那天,王金初像往常一样,凌晨四五点就到村里巡查,不慎摔倒。起身后她觉得后背隐隐作痛,并没在意,仍为村里拆迁事务忙了一上午,直到中午突然站不起来,才被匆忙送往医院。
“医生既心疼又责备扬帆优配,说再晚点就可能造成粉碎性骨折,这辈子都直不起腰了。”村妇联主席胡星星说,当时王金初却反复问医生:“能不能尽快手术?村里还有一堆事等着我回去呢。”
7月7日摔伤,9日手术,仅7天后王金初就出院了。按医嘱本该卧床静养,可她径直回了村委会,忙着布置防汛排查、接待来访群众、敲定黄花基地建设计划……绑着支具的身影在办公室和田间地头穿梭,仿佛那沉重的束缚根本不存在。
邻村党员群众都要她当“领头雁”
温泉镇地处大别山腹地,百丈河蜿蜒穿流。沿岸,百丈河村、泻水岩村、黑石头村、七里岩村依河而居。
2023年7月,英山县启动行政村及党组织调整工作。温泉镇最初设想将百丈河村与泻水岩村合并,黑石头村与七里岩村组合。没想到,黑石头村和七里岩村的党员群众坚决反对,一致要求并入百丈河村。“只有让‘王拼命’掌舵,我们村才有奔头,日子才能踏实!”温泉镇党委书记杨愿军转述村民们的心声。
征求王金初意见后,镇里果断调整方案,四村合一组建成新的百丈河村。新村占地15.28平方公里,有662户、2321人,人口和面积较原来增长三倍。各村产业基础参差不齐,历史遗留问题交织,治理难题一股脑地压到了王金初肩头。
“既然接下这副担子,就得拼尽全力,才对得起乡亲们的托付!”担任新百丈河村党总支书记后,王金初工作更拼了。她严守“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”的“铁规矩”,牵头四个村的“两委”班子集中办公、分片包保。每天清晨7点半雷打不动召开早会,大家一起谈工作、理思路、定方案。
王金初的手机号向全村两千多人公开,成了24小时不打烊的“民情热线”。“刚合村那会儿矛盾扎堆,村民有事第一个就打王书记电话。有天夜里她接了36个电话,运营商都差点以为是诈骗电话,专门打电话来核实。”村“两委”委员刘慰说。
原黑石头村田师傅家门口的“断头路”一直未能解决。并村之后,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王金初。没想到几个月后扬帆优配,一条300多米长的水泥路就通到了家门口。他握着王金初的手,眼眶泛红:“28年没办成的事,你办到了!”
在王金初带动下,党员、网格骨干主动“沉下去”,群众需求、棘手问题直接“拎上来”。村民的事自己商量着办,大伙儿的事齐心合力干,新百丈河村矛盾调解率达100%,淳朴民风里更添向上的精气神。
“五朵金花”助农再闯“产业关”
“并村之后一抓思想、二抓发展。思路统一了,劲才能往一处使;产业兴旺了,日子才能红火起来。”这是王金初的经验之谈。
从2004年起,她顶住压力,带领村民先后建成生态茶场、绣品公司、生猪养殖场,让原百丈河村的村级资产达到2470万元,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.1万元。
四村合并后,王金初继续聚焦产业,以年近七旬的高龄牵头启动“村播计划”,组织胡星星等多名年轻“两委”委员,组成“五朵金花助三农”直播团队。
“一开始大家特别怕镜头,台词背得好好的,一开机就脑子一片空白,说话结巴,在直播间闹出不少笑话。”胡星星回忆,有同志打了退堂鼓,是王金初一次次陪着她们熬夜学习到凌晨1点多,触动了大家。“王书记都这么拼,我们也不好意思懈怠,只能逼着自己努力。”
渐渐地,大家在镜头前越来越从容,直播间在线人数直线上升,曾登上全省农货直播销售榜第48位。
如今,“五朵金花助三农”的粉丝量已达数万。镜头里的茶园晨雾、绣品飞针、水帘洞瀑布,让山外网友心驰神往。直播间里的土猪肉、土鸡、腊肉、腌菜等农货,虽每次量不多,却常常一上架就能“秒光”。
“零敲碎打不是长久之计,一定要走规模化道路。”王金初又计划在四个村各建两块百亩示范种植基地,根据市场需求统一种植黄花等作物,同时新建一座农产品深加工工厂,形成“直播+生产+加工”一体化产业链。
“我特别亏欠丈夫,这一辈子都还不了”
王金初“拼命”的背后,藏着对家人最深的亏欠。
老伴吴建生今年69岁,结婚46年来一直是她最坚实的后盾。当年村里建养猪场时,老吴主动帮忙施工,不慎摔进5米多深的沼气池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,卧床一年多,落下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疾病。
今年6月中旬,老吴在家突然晕倒,邻居急忙把王金初从村委会叫回来,将老吴送医。后来,老吴接受了开颅手术,至今昏迷未醒。但村里事务缠身,王金初只能请护工照料,自己隔三岔五去医院探望,从没陪过一个整宿。
“老公对我全力支持,可我对他关心太少,一天到晚就知道忙……前几天我守在床边跟他说,‘你要赶紧好起来,大家都盼着你回去呢’,看到他眼角流下了一滴泪,不知道是不是听见了我的话……”
提起这些,王金初声音哽咽,眼泪止不住地流:“我特别亏欠他,这一辈子都还不了。”
记者问她:“要不就歇一歇,养好身体,陪陪老伴?”
王金初摇摇头,眼神坚定:“村民们把担子交给我,我要是松了劲,对得起谁?要是那样,我晚上都睡不着觉!”
百丈河边扬帆优配,青山矗立,见证着王金初沉甸甸的信仰,也藏起了这位村支书最深的柔软与温情。
创通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