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,被提名为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迈克尔·华尔兹站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听证席上,语出惊人:“联合国已沦为‘优待中国’的工具,虽然美国是联合国缴纳会费并援助最多的国家,但多数成员国投票时不服从美国竹演配资,很少按照美国利益投票”。这位因“群聊泄密门”狼狈离开白宫国安助理职位的前特种兵,此刻正试图以对华强硬姿态重获政治生命。
听证会上,华尔兹的指控充满火药味。他声称中国通过“战略性人员布局”垄断了联合国航空、电信、知识产权等关键机构,并享受“荒谬的发展中国家优待”。他誓言要推动联合国“再次伟大”,甚至透露国务院已成立专门办公室,与中国争夺国际组织职位。然而,有民主党参议员当场反诘:“当你们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、削减联合国会费、退出多边协议时,拿什么对抗中国影响力?”这番交锋暴露了美国的深层矛盾——一边要求联合国服从其领导,一边系统性拆解支撑多边主义的支柱。例如,特朗普政府近年持续拖欠联合国会费,导致2025年联合国常规预算缺口达7.8亿美元。
同时却要求安理会通过涉以色列决议时“全票支持”。这种“霸权逻辑”在今年6月4日达到顶峰:美国在安理会独自否决加沙停火决议竹演配资,成为14票赞成浪潮中唯一的孤岛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一针见血:“美国的一再阻挠,才是联合国失效的根源。”华尔兹抱怨“各国投票不服从美国”时,刻意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:这种离心力恰是美国亲手酿成。
从退出《巴黎协定》到撕毁《伊朗核协议》,美国十年间废止了17项多边条约。当华尔兹在听证会抨击联合国“偏离和平使命”时,却未提正是美国绕过安理会发动伊拉克战争、空袭叙利亚,将联合国边缘化。德国马歇尔基金会2025年报告显示:78%的联合国成员国认为美国“不可信赖”,较2016年上升40个百分点。华尔兹强调“美国出资最多应获回报”,但特朗普政府同时要求解散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——这个向加沙输送救命粮的机构,仅因以色列指控其“部分雇员涉恐”就被美方全盘否定。与之对比,美国却默许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,尽管联合国67次相关决议均认定此举违法。
这种“合则用、不合则弃”的逻辑,连欧洲盟友也日益反感,2025年3月,法德等13国在人权理事会联合谴责以色列封锁加沙,美国成为唯一辩护者。当美国削减全球卫生基金时,中国成为联合国第三大会费国(占比15.2%)并全额缴纳;当美国退出世卫组织,中国主导新冠疫苗全球分配机制。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穆萨·法基坦言:“我们投票时看行动而非口号——谁在建医院,谁在撤资?”
听证会结束后48小时,参议院仍未安排投票。民主党已联署要求彻查“群聊门”,共和党内部也对华尔兹的冒失心存疑虑。但无论提名成败,华尔兹的咆哮已揭示一个更残酷的现实:联合国并非“优待中国”,而是各国在目睹美国反复透支信用后,开始寻找多极世界的平衡点。
当华尔兹高喊“让联合国再次伟大”时,他或许忘了——这个组织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服务于任一国家的“伟大”,而是阻止人类重蹈战争覆辙。历史终将记住,美国在安理会一再投下否决票时,以为自己会赢得一场战役,却不知晓竹演配资,自己正输掉一个时代。
创通网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